返回搜索结果

资讯详情

<< 上一篇 下一篇 >>

POLE/POLD1 突变会成为下一个「dMMR/MSI-H」吗?

发布时间:2024年07月06日 12:23:44

要点内容

 

● 1.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,不同于基因错配修复缺陷/微卫星高度不稳定(dMMR/MSI-H)人群的是,POLE/POLD1 校对缺陷(POLE/POLD1pd)突变患者以女性居多,且更加年轻化;

 

● 2.POLE/POLD1pd 突变患者具有明显更高的肿瘤突变负荷(TMB),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ICI)的疾病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更高;

 

● 3.ICI 治疗 POLE/POLD1pd 突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(PFS)及总生存期(OS)均优于 dMMR/MSI-H 患者。

 

 

何为 POLE/POLD1 校对缺陷突变?

 

 

目前,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ICI)已成为基因错配修复缺陷/微卫星高度不稳定(dMMR/MSI-H)结直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[1]。除了 dMMR/MSI-H 外,在结直肠癌中仍有一小部分人群,存在非常罕见的超突变,即 POLE/POLD1 校对缺陷(POLE/POLD1 proofreading deficiency,POLE/POLD1pd)突变。

 

实际上,POLE 和 POLD1 为 DNA 聚合酶的两个亚基,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校正 DNA 复制过程中产生的错误配对碱基;POLE 和 POLD1 基因核酸外切酶结构域发生致病性变异将导致校对功能丧失,引起突变的基因在细胞内大量累积,进而产生大量单核苷酸变异(SNVs),增加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的易感性,导致聚合酶校对相关息肉病(PPAP)[2]。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POLE/POLD1pd 突变患者体内体细胞突变数量非常高、超过 100 mut/Mb[3],而 dMMR/MSI-H 患者的肿瘤突变负荷(TMB)通常限于 10~100 mut/Mb 之间[4];并且 POLE/POLD1pd 突变也与肿瘤超突变、新生抗原增多、肿瘤内免疫细胞浸润增加等密切相关[5]。因此,POLE/POLD1pd 突变也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。

 

2024 年 5 月 22 日,欧洲肿瘤内科学会(ESMO)官方期刊肿瘤学年鉴(Annals of Oncology)在线发表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结果「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for POLE or POLD1 proofreading-deficie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」[6],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ICI)在 POLE/POLD1pd 突变与 dMMR/MSI-H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进行了对比,发现接受 ICI 治疗的 POLE/POLD1pd 突变结直肠癌具有更高的肿瘤缓解率和更好的生存预后。

 

图 1.研究截图

 

 

研究方法

 

 

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多中心研究,纳入 2016 年至 2023 年全球多地区、多中心携带 POLE/POLD1pd 突变的 27 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,这些患者接受了程序性死亡受体-1/配体 1(PD-1/PD-L1)抑制剂联合或不联合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蛋白-4(CTLA-4)抑制剂治疗。研究者将上述患者队列的病理特征及预后与早期建立的 610 例接受 ICI 治疗的 dMMR/MSI-H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队列相比较,主要评估了 POLE/POLD1pd 突变人群与 dMMR/MSI-H 人群之间的肿瘤客观缓解率(ORR)、无进展生存期(PFS)和总生存期(OS),并进行基因组特征分析。

 

 

图 2.研究流程图

 

 

研究结果

 

 

入组人群

 

 

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,该研究共纳入 27 例携带 POLE/POLD1pd 突变和 640 例 dMMR/MSI-H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,均接受了 ICI 治疗。在 POLE/POLD1pd 突变患者中,25 例(93%)为 POLEpd 突变、2 例(7%)为 POLD1pd 突变;其中仅有 2 例患者同时存在 dMMR/MSI-H,其余的 25 例患者均为 pMMR/MSS。

 

患者病例特征

 

 

两组患者均以右半结肠肿瘤为主(56% vs 67%)。与 dMMR/MSI-H 患者相比,携带 POLE/POLD1pd 突变的患者女性居多(70% vs 53%,P=0.045),且更加年轻(47 岁 vs 60 岁,P<0.001)。在 POLE/POLD1pd 突变患者中观察到较少的 RAS/BRAF 驱动基因突变(30% vs 62%,P<0.001),而 BRAF V600E 突变仅出现在 dMMR/MSI-H 患者中(0% vs 26%,P<0.001)。

 

表 1.患者基线临床病理特征

 

 

POLE/POLD1pd 突变患者的肿瘤缓解

 

 

中位随访 24.9 个月后,POLE/POLD1pd 突变患者的总体 ORR 为 89% (n=22/26),疾病控制率(DCR)为 92%(n=24/26)。其中,接受 PD-1/PD-L1 抑制剂单药治疗的患者 ORR 为 75%(n=12/16),而接受 PD-1/PD-L1 抑制剂联合 CTLA-4 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ORR 达 100%(n=10/10)。在末次随访时间时,仍有 96%(n=21/22)的患者肿瘤持续缓解。

 

实际上,POLEpd 和 POLD1pd 突变患者均有治疗反应,其中大部分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 6 个月内就获得了肿瘤缓解,而完全缓解(CR)更常见于接受免疫治疗超过 6 个月的患者。在校对缺陷突变位点中,其中最常见突变位点为 P286R 和 V411L 的患者 ORR 分别为 92% (n=11/12)和 100%(n = 4/4)。

 

图 3.POLE/POLD1pd 突变患者的肿瘤缓解情况

 

dMMR/MSI-H、POLE/POLD1 突变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的比较

 

 

根据 RECIST 1.1 疗效评价标准,POLE/POLD1pd 突变队列和 dMMR/MSI-H 队列各有 26(96%)、516(85%)例患者的肿瘤缓解数据可用。结果显示,POLE/POLD1pd 突变患者比 dMMR/MSI-H 患者具有明显更高的 ORR(89% vs 54%,OR=4.1,P=0.01),以及更高的 DCR 获益趋势(93% vs 77%,OR=2.7,P=0.18)。

 

在 PFS 和 OS 方面,与 dMMR/MSI-H 患者相比,POLE/POLD1pd 突变患者的 2 年 PFS 率明显更高(88% vs 60%,HR=0.24,P=0.01),而 2 年 OS 率有升高的趋势(86% vs 72%,HR=0.38,P=0.09)。即使是在多变量分析中,POLE/POLD1pd 突变患者仍有更好的生存获益(PFS:HR=0.17,P=0.013;OS:HR=0.24,P=0.047)。

 

图 4.POLE/POLD1pd 突变与 dMMR/MSI-H 患者的生存时间对比

 

基因组数据分析

 

 

在TMB 方面,POLE/POLD1pd 突变队列患者的 TMB 显著高于 dMMR/MSI-H 队列,分别为 160.8 mut/Mb、48.5 mut/Mb(P<0.001)。

 

图 5.POLE/POLD1pd 突变与 dMMR/MSI-H 患者的 TMB 对比

 

在 dMMR/MSI-H 队列患者中,POLE/POLD1 非致病性共突变(npPOLE/POLD1突变)与较高的 TMB 有关(56.7mut/Mb vs 44.1mut/Mb,P=0.002),但与生存预后无关。

 

图 6.dMMR/MSI-H 患者基于 npPOLE/POLD1 突变分层的 TMB 对比

 

图 7A 展示了 POLE/POLD1pd 突变队列患者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,而下图 7B 则展示了显著富集在 POLE/POLD1pd 或 dMMR/MSI-H 患者中的基因改变。未发现与免疫治疗耐药相关的特异性基因。

 

图 7.POLE/POLD1pd 突变与 dMMR/MSI-H 患者基因突变热图

 

与 dMMR/MSI-H 队列患者相比,POLE/POLD1pd 突变队列患者的单核苷酸变异与基因突变总数的比例更高;相反,移码突变在 dMMR/MSI-H 组患者中占比更多。    

 

图 8.POLE/POLD1pd 突变与 dMMR/MSI-H 患者的基因突变总数对比

 

此外,研究者进一步评估了 POLE/POLD1pd 突变与 MMR/MSI 之间的关系。在微卫星稳定或微卫星中度不稳定性(MSS/MSI-I)队列患者中有 0.8%为 POLEpd,0.06%为 POLD1pd 突变。而在 MSI-H 组中,POLEpd 和 POLD1pd 突变患者分别为 0.4%和 0.1%。POLEpd 分布于结直肠各部位,以直肠和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腺癌为主,约占 53%;而 POLD1pd 仅限于右侧结肠。此外,在 MSS/MSI-I 结直肠癌中,POLEpd 突变肿瘤的 TMB 显著高于 POLD1pd 和其他肿瘤;同样,在 MSI-H 结直肠癌中,与其他肿瘤相比,POLE/POLD1pd 突变与更高的 TMB 有关。

 

图 9.POLE/POLD1pd 突变与 MMR/MSI 之间的关系

 

 

研究结论

 

 

该回顾性研究显示,POLE/POLD1pd 突变是一种有效的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。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,与 dMMR/MSI-H 人群相比,POLE/POLD1pd 突变人群具有更高的 TMB、肿瘤缓解率以及更好的生存预后。

 

早在 2024 年 1 月 29 日,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(NCCN)2024 年第 1 版结直肠癌指南[7,8]便首次增加了 POLE 和 POLD1 基因分子检测说明,将 POLE/POLD1pd 突变与 dMMR/MSI-H 共同推荐作为结直肠癌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生物标志物。通常,POLE/POLD1pd 突变主要存在于 pMMR/MSS 患者中,或许今后 pMMR/MSS 患者也能适用免疫治疗,从而实现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全覆盖。

 

此外,早期研究显示,POLE/POLD1pd 突变与 dMMR/MSI-H 状态是相互排斥的[9],但目前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两者可以同时存在[10]。那么,在临床选择免疫治疗时,究竟以哪个标志物为准?哪个标志物更具优先级?以及不同标志物组合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如何?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POLE/POLD1pd 突变不仅存在于结直肠癌中,也发生于其他多种实体瘤中[11]。相信随着未来更多研究的不断探索,会有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可以使用免疫治疗,也会有更加准确的生物标志物预测免疫治疗疗效,从而大大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以及生存预后。

 

 

参考文献

 

[1] Le DT, Durham JN, Smith KN, et al. 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predicts response of solid tumors to PD-1 blockade. Science (New York, N.Y.). 2017;357(6349):409-413.

 

[2] Pursell ZF, Isoz I, Lundström EB, et al. Yeast DNA polymerase epsilon participates in leading-strand DNA replication. Science (New York, N.Y.). 2007;317(5834):127-130.

 

[3] Giannakis M, Mu XJ, Shukla SA, et al. Genomic correlates of immunecell infiltrates in colorectal carcinoma. Cell Rep. 2016;15(4):857-865.

 

[4] Ma X, Dong L, Liu X, et al. POLE/POLD1 mutation and tumor immunotherapy. J Exp Clin Cancer Res. 2022 Jul 2;41(1):216.

 

[5] Wang F, Zhao Q, Wang YN, et al. Evaluation of POLE and POLD1 Mutations as Biomarkers for Immunotherapy Outcomes Across Multiple Cancer Types. JAMA Oncol. 2019 Oct 1;5(10):1504-1506.

 

[6] Ambrosini M, Rousseau B, Manca P, et al.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for POLE or POLD1 proofreading-deficient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. Ann Oncol. 2024 Jul;35(7):643-655.

 

[7]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(NCCN Guidelines®). Colon Cancer. Version 1.2024. January 29, 2024.

 

[8]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(NCCN Guidelines®). Rectal Cancer. Version 1.2024. January 29, 2024.

 

[9] Albertson TM, Ogawa M, Bugni JM, et al. DNA polymerase epsilon and delta proofreading suppress discrete mutator and cancer phenotypes in mice.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. 2009;106(40):17101-17104.

 

[10] Haradhvala NJ, Kim J, Maruvka YE, et al. Distinct mutational signatures characterize concurrent loss of polymerase proofreading and mismatch repair. Nat Commun. 2018;9(1):1-9.    

 

[11] Li HD, Cuevas I, Zhang M, et al. Polymerase-mediated ultramutagenesis in mice produces diverse cancers with high mutational load. J Clin Invest. 2018 Aug 31;128(9):4179-4191.  

 

 

 

编辑:Bree

投稿:sunjiamei@dxy.cn

题图:图虫创意

 

 

免责声明:

       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学术交流探讨,不作为诊疗及用药依据。

       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<< 上一篇 下一篇 >>